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郑庆华,根据指南定稿编写2006。11。20)
一、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概念
1.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是指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有利或不利事项。应注意:
(1)财务报告批准报出的组织机构是董事会或类似机构。
(2)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涵盖的期间是指资产负债表日后至财务会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例如,会计制度规定,企业的年度财务报告应在次年4月30日前报出。甲公司2006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在2007年3月10日经董事会批准报出,则资产负债表日后期间为2007年1月1日至3月10日。
2.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分为两类:调整事项和非调整事项。
(1)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是指对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的情况提供了新的或进一步证据的事项。调整事项的特点是:
①在资产负债日或以前已经存在,资产负债表日后得以证实的事项;
②对按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状况编制的会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的事项。
(2)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是指表明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情况的事项。非调整事项的特点是:
①资产负债表日并未发生或并不存在,完全是期后才发生的事项;
②对按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状况编制的会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的事项。
二、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
1.调整事项的处理原则
(1)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调整事项,应当如同资产负债表所属期间发生的事项一样,作出相关账务处理,并对资产负债表日已编制的会计报表作相应的调整。需要调整的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和现金流量表的补充资料内容(即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所编的报表),但不包括现金流量表正表。
(2)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调整事项,应当分别以下情况进行账务处理:
①涉及损益的事项,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的贷方表示利润的增加(即收入增加或费用减少),借方表示利润的减少(即收入的减少或费用增加),期末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
②涉及利润分配调整的事项,直接调增、调减“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③不涉及损益和利润分配的事项,直接调整相关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3)账务处理后,还应同时调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数字,包括:
①调整资产负债表日编制的会计报表。在一般情况下,调整利润表中报告年度的损益和资产负债表中的年末数,如报告年度为2005年,则调整2005年利润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发生额及2005年资产负债表的年末数。
②调整当年编制的会计报表的年初数;
③提供比较会计报表时,涉及前期数的,还应调整报表中的前期数。
(4)重编附注:调整之后和调整之前发生了变化,如或有事项在资产负债表日后成为确定性事项,附注要重编。
2.调整事项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
(1)资产负债表日后诉讼案件结案,法院判决证实了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现时义务,需要调整原先确认的与该诉讼案件相关的预计负债,或确认一项新负债。
[例1]甲企业因违约,于2007年12月被乙企业告上法庭,要求赔偿80万元。2007年12月31日法院尚未判决,甲公司按或有事项准则已确认预计负债50万元。乙企业未确认收益。2008年3月10日,经法院判决甲企业应赔偿60万元,甲、乙双方均服从判决,甲企业已向乙企业支付赔偿款60万元。假设甲、乙企业2007年所得税汇算清缴在2008年2月10日完成,假定两企业的所得税税率均为33%,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甲公司按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甲企业的会计处理:
①2008年3月10日,记录支付的赔款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营业外支出)100000
贷:其他应付款 100000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33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所得税费用)(10万×33%)33000
借:预计负债 500000
贷:其他应付款 500000
借:其他应付款 600000
贷:银行存款 600000
(注:2007年末负债账面价值60万元,在2008年所得税申报时可抵扣,从而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60万元;因确认预计负债50万元时已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故日后事项处理时再确认增加的10万元负债对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② 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余额转入未分配利润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67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67000
③因净利润变动,调整盈余公积
借:盈余公积(67000×10%) 67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6700
④调整报告年度报表如下:
利润表(部分项目)
编制单位:甲公司 2007年度 单位:元
项目 |
本年累计数 |
调整前 |
调整数 |
调整后 |
营业外支出 |
(略) |
100000 |
(略) |
。。。。。。 |
|
|
|
利润总额 |
|
-100000 |
|
减:所得税费用 |
|
-33000 |
|
净利润 |
|
-67000 |
|
资产负债表(部分项目)
编制单位:甲公司 2007年12月31日 单位:元
资产 |
年末数 |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
年末数 |
调整前 |
调整数 |
调整后 |
调整前 |
调整数 |
调整后 |
|
|
|
|
其他应付款 |
|
600000 |
|
|
|
|
|
预计负债 |
|
-500000 |
|
递延所得税资产 |
|
33000 |
|
盈余公积 |
|
-6700 |
|
|
|
|
|
未分配利润 |
|
-60300 |
|
资产总计 |
|
33000 |
|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 |
|
33000 |
|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部分项目)
编制单位:甲公司 2007年度 单位:元
项目 |
本年金额(调整数) |
上年金额 |
。。。 |
盈余公积 |
未分配利润 |
。。。 |
。。。 |
盈余公积 |
未分配利润 |
。。。 |
|
|
|
|
|
|
|
|
|
本年净利润 |
|
|
-67000 |
|
|
|
|
|
|
|
|
|
|
|
|
|
|
提取盈余公积 |
|
-6700 |
6700 |
|
|
|
|
|
|
|
|
|
|
|
|
|
|
本年年末余额 |
|
-6700 |
-60300 |
|
|
|
|
|
乙企业的会计处理:
①2008年3月10日,记录收到的赔款
借:其他应收款 600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营业外收入)600000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所得税费用)(60万×33%)198000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198000
(注:年末其他应收款为60万元,资产的计税基础为0,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60万元)
②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余额转入未分配利润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4020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402000
③因净利润增加,补提盈余公积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40200
贷:盈余公积(402000×10%) 40200
④调整报告年度报表(略)
[例2]甲企业因违约,于2007年12月被丙企业告上法庭,要求赔偿200万元。2007年12月31日法院尚未判决,甲公司因赔偿的金额无法可靠估计,因而未确认预计负债。2008年2月1日,经法院判决甲企业应赔偿100万元,甲、丙双方均服从判决,甲企业已向丙企业支付赔偿款100万元。假设甲企业2007年所得税汇算清缴在2008年2月10日完成,此笔损失可在税前抵扣,所得税税率为33%,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甲企业按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甲企业会计处理如下:
①2008年2月1日,记录支付的赔款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营业外支出)1000000
贷:其他应付款 1000000
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330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所得税费用)(100万×33%)330000
借:其他应付款 1000000
贷:银行存款 1000000
② 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余额转入未分配利润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670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670000
③因净利润变动,调整盈余公积
借:盈余公积(67万×10%) 670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67000
④调整报告年度报表如下:
利润表(部分项目)
编制单位:甲公司 2007年度 单位:元
项目 |
本年累计数 |
调整前 |
调整数 |
调整后 |
营业外支出 |
(略) |
1000000 |
(略) |
。。。。。。 |
|
|
|
利润总额 |
|
-1000000 |
|
减:所得税费用 |
|
-330000 |
|
净利润 |
|
-670000 |
|
资产负债表(部分项目)
编制单位:甲公司 2007年12月31日 单位:元
资产 |
年末数 |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
年末数 |
调整前 |
调整数 |
调整后 |
调整前 |
调整数 |
调整后 |
|
|
|
|
其他应付款 |
|
1000000 |
|
|
|
|
|
应交税金 |
|
-330000 |
|
|
|
|
|
盈余公积 |
|
-67000 |
|
|
|
|
|
未分配利润 |
|
-603000 |
|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部分项目)
编制单位:甲公司 2007年度 单位:元
项目 |
本年金额(调整数) |
上年金额 |
。。。 |
盈余公积 |
未分配利润 |
。。。 |
。。。 |
盈余公积 |
未分配利润 |
。。。 |
|
|
|
|
|
|
|
|
|
本年净利润 |
|
|
-670000 |
|
|
|
|
|
|
|
|
|
|
|
|
|
|
提取盈余公积 |
|
-67000 |
67000 |
|
|
|
|
|
|
|
|
|
|
|
|
|
|
本年年末余额 |
|
-67000 |
-603000 |
|
|
|
|
|
(2)资产负债表日后取得确凿证据,表明某项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发生了减值或者需要调整该项资产原先确认的减值金额。
在年度资产负债表日或以前,根据当时资料判断某项资产可能发生损失或永久性减值,但没有最后确定是否会发生,因而按照当时最好的估计金额反映在会计报表中。但在日后期间,所取得的新的证据证明该事实成立,即某项资产已经发生了损失或永久性减值,应对资产负债表日所作的估计予以修正。
[例3]甲公司2007年8月销售一批产品给乙企业,取得含税收入500万元,双方约定,货款于10月末前支付。但因乙公司财务困难,此笔货款到年末尚未支付,甲公司按当时的情况计提了10%的坏账准备。2008年3月1日,甲公司接到乙企业通知,乙企业已进行破产清算,甲公司预计有50%的货款无法收回。按照税法规定,如有证据表明资产已发生永久性或实质性损害时,允许在所得税前抵扣;经税务机关批准在应收款项余额5‰的范围内计提的坏账准备可以在税前扣除,本年度除应收乙企业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外,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甲公司所得税税率为33%,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2008年2月28日已完成2007年所得税汇算清缴,甲公司预计今后3年内有足够的应税所得用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甲公司2007年财务会计报告在2008年3月31日经批准报出。
根据规定判断,应作为调整事项进行处理:
①2008年3月1日,补提坏账准备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资产减值损失) 2000000
贷:坏账准备(250-50) 2000000
②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200万×33%) 660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所得税费用)660000
(注:年末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为250万元,计税基础为497.5万元(500万元-500万×5‰),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247.5万元;因在年末计提坏账准备时已处理了47.5万元,日后期间要确认的是200万元暂时性差异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③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余额(即减少的净利润)转入未分配利润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340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200万-66万) 1340000
④因净利润减少,冲回多提的盈余公积
借:盈余公积(134万×10%) 1340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34000
⑤调整报告年度报表
调整2007年资产负债表年末数:调减应收账款200万元;调增递延所得税资产66万元;调减盈余公积13.4万元;调减未分配利润120.6万元。
调整2007年利润表的本年数:调增资产减值损失200万元;调减所得税费用66万元。
调整2007年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本年数:本年净利润中的未分配利润调减134万元;调减提取盈余公积栏中盈余公积13.4万元和调增未分配利润13.4万元。
(3)资产负债表日后进一步确定了资产负债表日前购入资产的成本或售出资产的收入。
发生资产负债表所属期间或以前期间所售商品的退回应作为调整事项
1)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中涉及报告年度所属期间的销售退回发生于报告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之前,应调整报告年度会计报表的收入、成本等,并相应调整报告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以及报告年度应交的所得税等。
[例4]甲公司2007年12月15日销售一批商品给丙企业,取得收入100万元(不含税,增值税率17%),甲公司发出商品后,按照正常情况已确认收入,并结转成本80万元。此笔货款到年末尚未收到,甲公司按应收账款的4%计提了坏账准备4.68万元。2008年1月15日,由于产品质量问题,本批货物被退回。按税法规定,经税务机关批准在应收款项余额5‰的范围内计提的坏账准备可以在税前扣除,本年度除应收丙企业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外,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甲公司所得税税率为33%,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2008年2月28日完成了2007年所得税汇算清缴,甲公司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甲公司2007年财务会计报告在2008年3月31日经批准报出。
根据规定判断,该销售退回应作为调整事项进行处理:
①2008年1月15日,调整销售收入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主营业务收入) 10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0000
贷:应收账款 1170000
②调整坏账准备余额
借:坏账准备 468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资产减值损失) 46800
③调整销售成本
借:库存商品 800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主营业务成本) 800000
④调整应交所得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64069.5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所得税费用) 64069.50
[(1000000-800000-1170000×5‰)×33%=(200000-5850)×33%]
⑤调整原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所得税费用) 13513.50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40950×33%) 13513.50
[注:原应收账款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123200元(1170000-1170000×4%),计税基础为1164150元(1170000-1170000×5‰ ),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40950元,按33%的税率,原已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现将其冲回]
⑥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余额(即减少的净利润)转入未分配利润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02644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02644
(1000000-800000-46800-64069.5+13513.5)
⑦因净利润减少,冲回多提的盈余公积
借:盈余公积(102644×10%) 10264.4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0264.4
⑧调整报告年度报表(略)
2)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中涉及报告年度所属期间的销售退回发生于报告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之后,应调整报告年度会计报表的收入、成本等,但按照税法规定在此期间的销售退回所涉及的应交所得税,应作为本年度的纳税调整事项。
[例5]甲公司2007年12月15日销售一批商品给丙企业,取得收入100万元(不含税,增值税率17%),甲公司发出商品后,按照正常情况已确认收入,并结转成本80万元。此笔货款到年末尚未收到,甲公司按应收账款的4%计提了坏账准备4.68万元。2008年3月15日,由于产品质量问题,本批货物被退回。按税法规定,经税务机关批准在应收款项余额5‰的范围内计提的坏账准备可以在税前扣除,本年度除应收丙企业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外,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甲公司所得税税率为33%,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2008年2月28日完成了2007年所得税汇算清缴,甲公司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甲公司2007年财务会计报告在2008年3月31日经批准报出。
根据规定判断,应作为调整事项进行处理:
①2008年3月15日,调整销售收入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主营业务收入) 10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0000
贷:应收账款 1170000
②调整坏账准备余额
借:坏账准备 468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资产减值损失) 46800
③调整销售成本
借:库存商品 800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主营业务成本) 800000
④调整所得税费用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64069.5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所得税费用) 64069.50
[注:由于销售退回,2007年多交所得税=(1000000-800000-1170000×5‰)×33%=(200000-5850)×33%=64069.50元,只能在2006年所得税申报时抵扣,负债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计入递延所得税资产64069.50元]
⑤调整原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所得税费用) 13513.50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40950×33%) 13513.50
[注:原应收账款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123200元(1170000-1170000×4%),计税基础为1164150元(1170000-1170000×5‰ ),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40950元,按33%的税率,原已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现将其冲回]
⑥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余额(即减少的净利润)转入未分配利润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02644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02644
(1000000-800000-46800-64069.50+13513.5)
⑦因净利润减少,冲回多提的盈余公积
借:盈余公积(102644×10%) 10264.4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0264.4
⑧调整报告年度报表(略)
(4)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现了财务报表舞弊或差错
在资产负债表日后期间发现的属于资产负债表所属期间或以前期间存在的财务舞弊和差错,应当作为调整事项,调整报告年度财务报告相关项目的数字。一般说来,财务舞弊均是重要事项;但发生的差错,可能是重要差错和非重要差错。
[例6]甲公司2007年财务会计报告在2008年4月30日批准报出,报告年度为2007年度。甲公司的所得税税率为33%,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2007年度所得税申报在2008年3月15日完成;按净利润的10%提取盈余公积。
(1)假设2008年3月5日,发现2007年3月管理用固定资产漏提折旧300万元(属于重大会计差错),则在2008年3月会计处理如下:
①补提折旧: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管理费用) 3000000
贷:累计折旧 3000000
②调整应交所得税
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3000000×33%)990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所得税费用) 990000
(报告年度的折旧在汇算清缴前补提,可在报告年度税前抵扣)
③将调减的净利润转入未分配利润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010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010000
④调减盈余公积
借:盈余公积(2010000×10%)2010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01000
⑤调整2007年会计报表
对于2007年利润表,调增管理费用3000000元,调减所得税费用990000元;对于资产负债表,应调整2007年年报的年末数,调增累计折旧3000000元,调减应交税金990000元,调减盈余公积201000元,调减未分配利润1809000元。
⑥资产负债表日后期间的此笔差错更正,已经作为调整事项调整会计报表有关项目数字,不需要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进行披露。调整报告年度报表如下:
利润表(部分项目)
编制单位:甲公司 2007年度 单位:元
项目 |
本年累计数 |
调整前 |
调整数 |
调整后 |
管理费用 |
(略) |
3000000 |
(略) |
。。。。。。 |
|
|
|
利润总额 |
|
-3000000 |
|
减:所得税费用 |
|
-990000 |
|
净利润 |
|
-2010000 |
|
资产负债表(部分项目)
编制单位:甲公司 2007年12月31日 单位:元
资产 |
年末数 |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
年末数 |
调整前 |
调整数 |
调整后 |
调整前 |
调整数 |
调整后 |
固定资产原价 |
|
|
|
|
|
|
|
减:累计折旧 |
|
3000000 |
|
应交税费 |
|
-990000 |
|
固定资产净值 |
|
-3000000 |
|
盈余公积 |
|
-201000 |
|
|
|
|
|
未分配利润 |
|
-1809000 |
|
|
|
|
|
|
|
|
|
资产总计 |
|
-3000000 |
|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 |
|
-3000000 |
|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部分项目)
编制单位:甲公司 2007年度 单位:元
项目 |
本年金额(调整数) |
上年金额 |
。。。 |
盈余公积 |
未分配利润 |
。。。 |
。。。 |
盈余公积 |
未分配利润 |
。。。 |
|
|
|
|
|
|
|
|
|
本年净利润 |
|
|
-2010000 |
|
|
|
|
|
|
|
|
|
|
|
|
|
|
提取盈余公积 |
|
-201000 |
201000 |
|
|
|
|
|
|
|
|
|
|
|
|
|
|
本年年末余额 |
|
-201000 |
-1809000 |
|
|
|
|
|
(2)假设2008年3月5日,发现2006年3月管理用固定资产漏提折旧300万元(属于重大会计差错),则在2008年3月会计处理如下:
①补提折旧: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管理费用) 3000000
贷:累计折旧 3000000
②将调减的净利润转入未分配利润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3000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3000000
(注:补提折旧后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一致,没有暂时性差异)
③调减盈余公积
借:盈余公积(3000000×10%) 3000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300000
④调整2007年会计报表
对于2007年利润表,应调增上年度(2006年)管理费用3000000元;对于资产负债表,应调整2007年年报的年初数,调增累计折旧3000000元,调减盈余公积300000元,调减未分配利润2700000元(3000000×90%)。调整报表如下:
利润表(部分项目)
编制单位:甲公司 2007年度 单位:元
项目 |
上年数 |
调整前 |
调整数 |
调整后 |
管理费用 |
(略) |
3000000 |
(略) |
。。。。。。 |
|
|
|
利润总额 |
|
-3000000 |
|
减:所得税费用 |
|
|
|
净利润 |
|
-3000000 |
|
资产负债表(部分项目)
编制单位:甲公司 2007年12月31日 单位:元
资产 |
年初数 |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
年初数 |
调整前 |
调整数 |
调整后 |
调整前 |
调整数 |
调整后 |
固定资产原价 |
|
|
|
|
|
|
|
减:累计折旧 |
|
3000000 |
|
应交税金 |
|
|
|
固定资产净值 |
|
-3000000 |
|
盈余公积 |
|
-300000 |
|
|
|
|
|
未分配利润 |
|
-2700000 |
|
|
|
|
|
|
|
|
|
资产总计 |
|
-3000000 |
|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 |
|
-3000000 |
|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部分项目)
编制单位:甲公司 2007年度 单位:元
项目 |
本年金额(调整数) |
上年金额(调整数) |
。。。 |
盈余公积 |
未分配利润 |
。。。 |
。。。 |
盈余公积 |
未分配利润 |
。。。 |
|
|
|
|
|
|
|
|
|
前期差错更正 |
|
-300000 |
-2700000 |
|
|
|
|
|
本年净利润 |
|
|
|
|
|
|
-3000000 |
|
提取盈余公积 |
|
|
|
|
|
-300000 |
300000 |
|
|
|
|
|
|
|
|
|
|
本年年末余额 |
|
|
|
|
|
-300000 |
-2700000 |
|
⑤资产负债表日后期间的此笔差错更正,还需要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重大会计差错的性质、影响的报表项目和更正的金额。
(3)2008年3月5日,发现2005年3月管理用固定资产漏提折旧300万元(属于重大会计差错),则在2008年3月会计处理如下:
①补提折旧: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管理费用) 3000000
贷:累计折旧 3000000
②将调减的净利润转入未分配利润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3000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3000000
③调减盈余公积
借:盈余公积(3000000×10%) 3000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300000
④调整2007年会计报表
对于2007年利润表,不作调整;对于资产负债表,应调整2007年年报的年初数,调增累计折旧3000000元,调减盈余公积300000元,调减未分配利润2700000元。调整报表如下:
资产负债表(部分项目)
编制单位:甲公司 2007年12月31日 单位:万元
资产 |
年初数 |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
年初数 |
调整前 |
调整数 |
调整后 |
调整前 |
调整数 |
调整后 |
。。。。。。 |
|
|
|
|
|
|
|
累计折旧 |
|
3000000 |
|
盈余公积 |
|
-300000 |
|
|
|
|
|
未分配利润 |
|
-2700000 |
|
资产合计 |
|
-3000000 |
|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合计 |
|
-3000000 |
|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部分项目)
编制单位:甲公司 2007年度 单位:元
项目 |
本年金额(调整数) |
上年金额(调整数) |
。。。 |
盈余公积 |
未分配利润 |
。。。 |
。。。 |
盈余公积 |
未分配利润 |
。。。 |
|
|
|
|
|
|
|
|
|
前期差错更正 |
|
-300000 |
-2700000 |
|
|
-300000 |
-2700000 |
|
本年净利润 |
|
|
|
|
|
|
|
|
提取盈余公积 |
|
|
|
|
|
|
|
|
|
|
|
|
|
|
|
|
|
本年年末余额 |
|
|
|
|
|
-300000 |
-2700000 |
|
⑤资产负债表日后期间的此笔差错更正,还需要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重大会计差错的性质、影响的报表项目和更正的金额。
三、非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
1.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非调整事项,是资产负债表日以后才发生或存在的事项,不需要对资产负债表日编制的报表进行调整,但由于事项重大,如不加以说明,将会影响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正确估计和决策,因此,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加以披露。
2.企业发生的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通常包括下列各项:
(1)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重大诉讼、仲裁、承诺。
(2)资产负债表日后资产价格、税收政策、外汇汇率发生重大变化。
(3)资产负债表日后因自然灾害导致资产发生重大损失。
(4)资产负债表日后发行股票和债券以及其他巨额举债。
(5)资产负债表日后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6)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巨额亏损。
(7)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企业合并或处置子公司。
3.对利润分配会计处理
(1)资产负债表日后期间涉及的法定盈余公积,应作为调整事项处理。
(2)资产负债表日后,企业利润分配方案中拟分配的以及经审议批准宣告发放的股利或利润,应作为非调整事项处理,在附注中单独披露。
|